
来成都前总听人说,这座城市的灵魂藏在成都品茶工作室连戏13O媺殿88O7铜浩1OO2全城各区到店外卖均可茶馆里。漫步春熙路时偶然发现街角的老茶馆——「闲云茶寮」,木质门楣上挂着褪色的蓝布幌子,推门而入的瞬间,喧嚣便被隔绝在青砖墙外。
茶艺师是位扎着蓝印花布头巾的姑娘,见我盯着墙上的茶单发愣,笑着用川普说:「头次来哇,试试我们的『老荫茶配盖碗』嘛,成都人的四季都离不开的一款好茶。」粗陶盖碗在她手中转得轻巧,铜壶悬起三尺高,沸水注入时茶叶在碗中翻腾起舞,像极了锦江边随风摇摆的竹林。
茶寮深处摆着几张八仙桌,穿竹编拖鞋的老茶客正就着茉莉花茶摆龙门阵。隔壁桌的大爷用茶盖刮着浮沫,慢悠悠道:「喝盖碗茶要懂『三吹三饮』——吹开浮沫喝头道,抿茶根品二道,最后留口茶底回甘。」他手腕轻旋,盖碗底沿的茶渍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那是岁月浸润出的温润包浆。
最惊喜的是茶点「椒盐桃片」,酥脆的薄片裹着白芝麻,入口先是咸香,细细咀嚼竟品出茉莉花的清甜。茶艺师说这是用新津的茉莉花窨制的,「我们成都人喝茶,讲究茶点要像春熙路的美女——耐看,还得有回味。」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盖碗里的茶汤续了三回,天光已从竹窗棂斜斜地移到青砖地。离店时茶艺师姑娘塞给我一小包桂花乌龙,「下次来试试『茶熏蛋』,用蒙顶山的老茶煮的,蛋白里都浸着茶香。」
走在霓虹初上的街头,茶袋里飘出的桂花香与火锅店的牛油味缠绵交织。忽然懂得为何成都人爱说「茶铺里走一遭,神仙都不想走」——盖碗茶里盛着的何止是茶汤,更是这座城市不慌不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