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水进水与初步调节
原水接入原水箱,原水箱的作用在于缓冲原水供应的压力波动,确保后续处理环节能获得稳定的水源。原水在原水箱短暂停留后,经原水泵抽取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内部填充有不同规格的石英砂与无烟煤,这些介质构成了层层阻拦体系,能有效拦截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例如常见的泥沙、铁锈等,大幅降低原水的浊度,为后续精细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二、预处理除杂
从多介质过滤器流出的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在此环节得以充分发挥,水中的有机物、余氯以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会被活性炭吸附,这不仅优化了水的口感与色泽,更关键的是避免了这些杂质对后续反渗透膜及离子交换树脂造成损害,防止其性能受到不良影响或使用寿命缩短。
经过活性炭过滤后,水接着进入软化器。软化器内部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在制药用水环境中,硬度过高的水易在设备及管道内形成水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及纯化水质量,软化器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使水得到软化,有效保障后续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因结垢导致的设备维护成本与停机风险。
## 三、反渗透核心净化
预处理后的水进入反渗透系统,这是整个纯化水制备工艺的核心所在。在高压泵的驱动下,水被加压至反渗透膜所需的工作压力,反渗透膜的孔径极小,能地允许水分子通过,而将绝大多数溶解性盐类、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杂质截留。此过程可去除水中约 95% - 99%的盐分,地提升了水的纯度。对于制药厂而言,这一步骤对于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因为水中的杂质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的疗效与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 四、离子交换深度精制
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水,虽已达到较高纯度,但仍残留少量离子。为满足制药工艺对水质的严格要求,水会进入离子交换树脂床进行深度精制。离子交换树脂床内分别装填有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水中残余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会与树脂上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将水中的离子浓度降至极低水平,使纯化水的电阻率大幅提高,符合制药厂对纯化水高电阻率的严格标准,确保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因水质问题引入杂质,保障药品的纯度与质量稳定性。
## 五、储存与分配
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得到的纯化水被收集至纯化水储罐。储罐采用不锈钢材质精心打造,内部经过精细抛光处理,杜绝任何死角,有效防止微生物滋生与杂质沉积。储罐配备有的呼吸器、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附件。呼吸器能够阻止外界空气直接进入储罐,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与尘埃污染纯化水;液位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则实时监控储罐内的水位与水温,确保储存过程安全可靠且水质稳定。从储罐输出的纯化水通过卫生级管道与分配泵输送至制药厂的各个生产车间及用水点。管道系统采用循环供水模式,各用水点随时都能获取新鲜、合格的纯化水,并且在管道中合理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与微孔过滤器,进一步保障纯化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质量,防止管道污染与微生物滋生,为药品生产提供持续稳定且的纯化水保障,有力地推动制药厂的生产与药品质量提升。
## 六、设备维护与监测
为 0.5 吨制药厂纯化水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以及纯化水质量的高度一致性,定期且全面的设备清洗与维护工作。需定期对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的过滤介质进行更换或再生处理,确保其过滤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反渗透膜需依据实际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化学清洗,以清除膜表面沉积的污垢与污染物,恢复膜的通量与脱盐性能。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再生操作,恢复其离子交换能力。同时,对整个设备系统的管道连接、阀门、水泵、电机等部件进行定期巡检与维护,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无泄漏,阀门开启与关闭是否灵活,水泵与电机运行是否平稳无异样,各仪表与传感器是否准确可靠等。此外,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记录与维护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清洗维护时间与具体内容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并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设备始终处于佳运行状态,持续稳定地为制药厂提供符合 GMP 标准的纯化水,为药品质量安全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