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在武夷山里喝的野茶吗?”明远指尖叩了叩茶盘,目光落在袅袅茶烟上。去年谷雨他们误入茶村,老农用粗陶碗沏的山茶,苦后回甘的滋味至今难忘。阿芷笑着摇头,执起公道杯分茶:“那是火候刚好,如今这饼龙井,得配周作人说的瓦屋纸窗才像样。”茶汤入盏,清香漫过窗棂,与院角茉莉的甜香缠在一起。
明远忽然想起前日读到的故事,说红茶的诞生你看好茶从不在意出身。他端起茶杯,茶汤在舌尖留下温润的触感,就像老舍说的,茶是温柔的相伴,比烟酒更懂人心。
阿芷拈起一块桂花糕配茶,糕点的甜中和了茶的微涩。她记得鲁迅日记里常记购茶琐事,先生说喝好茶得用盖碗,还得有静坐的心境,否则再好的茶也喝不出滋味 。“现在人总急着喝茶,却忘了泡茶本身就是乐趣。”她提起水壶续水,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就像这人生,得慢慢品才知真味。”
窗外西安品茶27058503微全城安排大选海选工作室流云过檐,茶已续了三泡。明远望着杯中渐淡的汤色,想起汪曾祺写的“泡茶馆”,联大的学生在茶馆里读书度日,把时光泡得悠长。“其实喝茶哪儿用讲究那么多?”他笑言,“梁实秋说人无贵贱都能喝茶,路边埂畔的奉茶,未必不如龙井珍贵。”
阿芷忽然笑了,将最后一点茶汤饮尽。茶烟渐渐散了,留下满室清润。原来周作人说的“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从不是虚言 ,两杯茶的光阴里,琐事被滤成轻烟,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起身告辞时,明远带走了一小罐新茶。风穿过巷弄,茶罐上的“静心”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或许最好的茶,从来不在名山大川,而在与友相对的茶盏里,在烟火日常的回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