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伴青春,成都大学生打造品茶外卖新江湖
在成都这座浸润着茶香的城市,茶馆是街巷里的老故事,是公园里的慢时光。而如今,一群大学生正用外卖箱装起盖碗茶的醇厚,让千年川茶文化在快节奏的青春里,开辟出一片新鲜天地——这便是成都某高校“蜀韵茶驿”大学生品茶外卖工作室的日常,一群心怀热爱的年轻人,正以独特的方式,让川茶的香气飘进更多生活场景。
缘起:一次“无处品茶”的遗憾
“蜀韵茶驿”的诞生,源于创始人林晓棠的一次小遗憾。作为茶学专业的学生,林晓棠对川茶有着天然的热爱,可备考期末时,她想喝一杯正宗的蒙顶甘露提神,却发现要么得花一小时去校外茶馆,要么只能在便利店买速溶茶包。“成都人走到哪都离不开茶,可我们学生党、上班族,哪有那么多时间泡在茶馆里?”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扎根,也让她看到了新的可能。
2023年深秋,林晓棠拉上同校市场营销、包装设计专业的4名好友,开始筹备品茶外卖工作室。他们在学校创业园找到一间10平方米的小房间,从家里搬来爷爷的旧茶桌当操作台,又一次次跑到雅安、乐山的茶园选茶。“第一次去蒙顶山茶园,茶农爷爷听说我们要做大学生品茶外卖,特意给我们挑了最嫩的芽头,还教我们怎么看茶的好坏。”回忆起最初的日子,林晓棠眼里满是温暖,“那时候每天忙到凌晨,调试冲泡时间、设计包装,虽然累,但一想到能让大家喝到正宗川茶,就特别有劲儿。”
创新:让川茶适配“快生活”
不同于传统茶馆的“慢品细酌”,“蜀韵茶驿”的产品处处透着年轻人的巧思。他们把盖碗茶改成“一人份便携装”,用带保温层的陶瓷杯盛茶,杯盖内侧印着冲泡小贴士,就连茶托都设计成可折叠的样式,方便放进书包。菜单更是花样百出:针对熬夜复习的学生,推出“醒神套餐”,雅安藏茶搭配盐津陈皮,茶香里带着一丝清甜;为喜欢高颜值的女生,打造“茉莉雪芽冰饮”,茶汤里浮着新鲜茉莉花瓣,加冰后清爽解暑;就连成都人最爱的盖碗茶,也多了“茶歇组合”选项,配着迷你蛋烘糕、红糖糍粑,成了课间、午休的绝佳搭配。
“我们还会根据季节调整菜单,春天推明前碧潭飘雪,夏天做冰镇峨眉雪芽,秋天上桂花乌龙,冬天就卖煮得暖暖的老川红。”负责产品研发的张悦说,为了保证口感,他们坚持“现点现泡”,每一杯茶的水温、时长都有严格标准,“蒙顶黄芽要用80℃的水,泡2分半钟;竹叶青得90℃水,泡1分40秒,差一点味道都不一样。”
运营:用青春语言讲好川茶故事
没有线下门店的流量,这群大学生就靠新媒体“出圈”。他们在抖音拍“川茶小课堂”,用四川话讲解“蒙顶山茶为啥是‘茶中故旧’”“碧潭飘雪名字的由来”;在小红书分享“自习室喝茶攻略”,教大家“如何用外卖茶泡出茶馆的仪式感”;就连外卖备注都充满心意,给考研的同学写“茶香伴你,成功上岸”,给过生日的顾客送“一杯清茶,祝君喜乐”。
渐渐地,“蜀韵茶驿”有了自己的顾客社群,他们会在群里征集新品意见,组织“云采茶”直播,还邀请川茶非遗传承人来做线上讲座。“有个外地来成都实习的顾客说,喝了我们的茶,才真正爱上了川茶的味道,后来还成了我们的‘回头客’。”林晓棠笑着说,现在工作室每月能卖出2000多单,不仅覆盖了周边高校,还吸引了不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有公司找我们定制企业茶歇,说员工喝了我们的茶,工作效率都变高了。”
未来:让川茶香飘更远
如今,“蜀韵茶驿”的团队从5人扩展到10人,他们还计划推出“川茶礼盒”,把蒙顶甘露、峨眉雪芽、雅安藏茶打包,让更多人能带走成都的茶香。“我们想让大家知道,川茶不只是长辈们爱喝的传统茶,也能成为年轻人生活里的时尚饮品。”林晓棠说,毕业后她打算全职运营工作室,“成都的茶里藏着这座城市的温度,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温度传递给更多人,让川茶香飘得更远。”
夕阳西下,“蜀韵茶驿”的工作室里,茶香依旧。最后一单外卖被送往写字楼,备注栏里写着“明天还要一杯碧潭飘雪”。灯光下,同学们正忙着打包新到的茶叶,包装上印着的“蜀韵茶驿,把成都的茶香送到你身边”,在暮色中格外温馨,也诉说着一群大学生与川茶的美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