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沸的声音是极悦耳的,初时细若蚊呐,渐而汩汩作响,最终腾起细密的白汽。此时需提壶高冲,沸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激起茶叶上下翻滚,像一场无声的舞蹈。碧螺春遇水即展,汤色渐渐染成浅碧,凑近壶口便有兰香萦绕,这是茶汤给人的第一重馈赠。
祖父总说,茶要分三口品。第一口浅啜,让茶汤在舌尖打转,感受最初的清冽;第二口细咽,茶香便顺着喉咙漫入肺腑,周身都觉通透;第三口慢品,方能尝出回甘,那是叶片在沸水淬炼后释放的温柔。我曾嫌这般讲究繁琐,直到某次急着牛饮,只觉苦涩,才懂慢品的真意。
午后困倦时,换一壶普洱熟茶最是相宜。熟茶饼需用茶针轻轻撬开,褐红的茶块带着陈香,投入盖碗中。洗茶两道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既能唤醒沉睡的茶性,也能洗去表面的浮尘。第三道茶汤才真正入杯,汤色如红宝石般醇厚,入口绵柔,没有生茶的锐利,却多了时光沉淀的温润。配一碟杏仁酥,茶点的甜与茶汤的醇相互映衬,倦意便在不知不觉中消散。
暮色四合时,偏爱用玻璃杯泡上一杯龙井。看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芽尖朝上,亭亭玉立,宛如春芽再发。月光透过玻璃,将茶汤映得愈发清亮,一口饮下,仿佛把整个春天的生机都咽进了肚里。
茶从不是简单的饮品,它藏着与水相遇的智慧,也盛着慢下来的时光。从温壶投茶到举杯品饮,每一个步骤都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不必追求名贵的茶器与茶品,只要心怀从容,寻常草木亦可泡出满室清香,寻常日子也能品出回甘悠长。